鸿蒙左手,彭坤右手,为什么华为总是挑最硬的骨头?
浏览:355 时间:2021-8-30

在刚刚结束的2020年华为开发者大会上,以“鲲鹏开放欧拉”(鲲鹏计算产业生态)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和产业应用生态系统成为会议上华为推广的重点。虽然华为多次表示基于ARM架构的鲲鹏比x86架构更适合云化,但在过去的六个月里,生态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不可否认,华为鲲鹏计算产业生态面临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如果鲲鹏是华为在B端计算行业的布局,那么让我们回顾一下华为在C端智能物联网行业的布局。与“鲲鹏开放欧拉”相似,华为也采用了“麒麟芯片鸿蒙操作系统”的组合,这也是一条只有勇者和强者才会选择的道路。难免有些好奇。为什么华为总是挑最坚硬的骨头?首先,鸿蒙和鲲鹏,看似被迫应对的生态布局实际上具有内生需求。众所周知,在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的背景下,鸿蒙操作系统是华为被迫释放的一个“备胎”。起初,每个人都认为这是对安德里德封锁的回应。华为暂时开发了一个手机操作系统。后来,随着鸿蒙生态布局的逐步明晰,外界意识到华为长期致力于鸿蒙的研发,其布局更加雄心勃勃。彭坤的崛起,与鸿蒙一样,肩负着“自主控制和产业安全”的重任,这可以视为彭坤生态面临的外部压力。从产业发展趋势和竞争格局来看,ARM采用知识产权销售的商业模式,基本避免了x86隐藏的专利和供应链风险。同时,基于ARM架构的芯片更适合高并发、多线程和单任务计算模式。此外,随着计算中越来越重视云、边缘和终端的集成和协作,当更多的计算发生在边缘和终端时,服务器需要提供更高的密度、更低的功耗和更低的延迟。在这方面,ARM架构芯片比x86架构芯片有优势。根据华为发布的数据,基于ARM架构的鲲鹏在云与端同构后,性能可以提高40%。当然,更重要的是计算机行业的巨大市场容量。根据国际数据公司的数据,到2023年,全球计算产业的投资空间将达到1.14万亿美元,中国计算产业的投资空间将达到1043亿美元,接近世界的10%。数据来源:IDC是一个如此大的市场,我相信没有一个有抱负的制造商会愿意看英特尔唱“一个人的表演。”